“要不是市公證處幫忙,不知道要折騰到什么時候,搞不好還得到法院去走訴訟程序。”日前,家住淮安區(qū)的孫女士從淮安市公證處公證員手中接過一份“接受遺贈公證書”。至此,困擾了她幾個月時間的遺產受贈問題終于得到圓滿解決。這也是市公證處辦理的全市首例依據自書遺囑接受遺贈的公證案例。
據市公證處負責人介紹,孫女士是楊某某的外甥女,多年來,無兒無女無配偶、只有一個妹妹的楊某某,一直由孫女士夫妻倆贍養(yǎng)。2013年5月,80歲的楊某某為感謝孫女士夫妻倆多年來提供的照料,自己立下遺囑,愿意在去世以后將名下房產贈與孫女士,并邀請了8名親朋好友在遺囑上簽字做見證。幾個月前,楊某某去世,遺囑生效,孫女士隨即想將楊某某贈與的房產過戶到自己名下。在辦理受贈房產的過戶手續(xù)時,由于自書遺囑未經有關部門確認,其效力難以認定,房產無法過戶。
“根據過往法律實踐,遇到依據自書遺囑接受遺贈的,一般要通過訴訟渠道,由法院進行裁判確認其法律效力,其他途徑尚屬空白。”市公證處負責人告訴記者,通過公證部門依據自書遺囑對接受遺贈一事進行公證,在我市尚屬首次,因此,在接到此項公證申請后,他們十分慎重,并依據2010年中國公證協(xié)會出臺的“辦理繼承公證的指導意見”,迅速趕赴淮安區(qū),先后找到8位見證人和楊某某僅有的第二順序法定繼承人——她的妹妹,對遺囑訂立及其內容真實性、法定繼承人對遺囑認可度進行走訪取證。在經過10余次走訪取證后,最終確認遺囑及其內容真實無誤且法定繼承人無異議,并幫助孫女士辦理了接受遺贈公證書。孫女士依據公證書,順利辦理了房產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