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經濟持續(xù)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政府早前公布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,總額為240億港元,其中包括撥款130億港元采購疫苗,以及45億港元資助重點行業(yè)。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今早(28日)續(xù)審議其中161億港元的撥款申請,多名議員繼續(xù)關注政府推出健康碼的進度,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回應時承認10月1日前通關機會不大。
會上多名議員問及健康碼及恢復過關等問題,張建宗重申健康碼在技術上可行,但需要留待疫情穩(wěn)定方可推行,強調香港正與澳門、內地正保持緊密聯系,惟相信在10月1日前推出的機會不大。被問到健康碼推出后,政府會否資助基層進行病毒檢測,張稱當局會認真研究,有結果會向議員和市民交代。
批發(fā)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關注,當局未有在今輪措施援助其所屬界別,又期望政府能為業(yè)界提供租金上的支持。張建宗回應指,政府今輪措施已考慮到公共財政情況,并重申政府的紓困措施主要針對受政府防疫措施影響的表列處所,但指若抗疫基金未來有剩余的資金,會盡量補漏拾遺;又強調政府作為業(yè)主,有向其租戶提供租金寬免,并有呼吁機管局等機構減租,當中涉資約10億港元。
議員劉國勛建議政府可以推出消費券刺激經濟,認為澳門已成功推出兩輪消費券,市民從申請到獲得補助不需兩個月,港府可參考其做法。張建宗回應時承認抗疫基金并不完美,但形容會邊走邊學習。議員胡志偉亦關注疫情應將維持至明年,失業(yè)率將會持續(xù)上升,促政府推出失業(yè)援助金,又質疑政府拒絕推出失業(yè)援助金,是擔心臨時援助金會變成長期援助。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回應時僅稱,2008年金融海嘯造成超過3%的失業(yè)率,至2017年才回落至3%以下,而今次疫情遠比金融海嘯嚴重,故認為失業(yè)率需要長時間處理。
另外,會計界議員梁繼昌關注政府航空業(yè)補貼的成效,其中國泰及其全資服務公司不會受惠,而國泰亦表示可能出現大規(guī)模裁員。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,政府注資國泰的原因,是希望維護香港航空樞紐的地位,至于日常營運則是國泰航空的管理范圍。